整站检索

学院新闻

宫敬才教授做客第1390期社科大讲坛——《巴黎手稿》的语境问题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4
浏览量:2024-05-14

5月13日上午,由565net必赢与社会科学处联合举办的第1390期社科大讲坛于长清湖校区正德楼430会议室开讲。本次大讲坛特邀河北大学二级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宫敬才担任报告会主讲人,作了题为“《巴黎手稿》的语境问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学部副教授崔若椈主持,百余名学部师生到场聆听。

报告会伊始,宫敬才教授简要介绍了自1932年《巴黎手稿》出版以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以奥伊泽尔曼等人为代表的苏联学者以及阿尔都塞对《巴黎手稿》的研究观点。宫敬才教授强调,对于《巴黎手稿》的研究看似观点对立,实则都是在纯哲学语境中理解《巴黎手稿》,都认为《巴黎手稿》的主体思想是异化劳动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都忽略了《巴黎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及《资本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紧接着,宫敬才教授从三个层面向与会师生澄清了一系列在《巴黎手稿》相关研究上的误区。第一,《巴黎手稿》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构成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皆然的三点一线关系。宫敬才教授认为,《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部文献,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二,从写作目的、研究对象、思想资源的利用以及学科知识储备等方面来看,《巴黎手稿》的语境是经济哲学语境而非纯哲学语境。宫敬才教授认为,马克思写作《巴黎手稿》是为了揭示一系列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的问题,其研究对象除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以外,还包括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在对黑格尔经济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大量引入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对资产阶级进行了质疑和批判;第三,从经济哲学语境角度看,《巴黎手稿》具有全新的意义天地。宫敬才教授认为,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看到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劳动辩证法,发现了经济现象的哲学分析框架——主客体关系,发现了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完整的人、法哲学前提以及政治哲学前提,提出了人化的自然界、劳动哲学本体论、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贡献。报告会最后,学部师生踊跃提问,宫教授对相关问题予以细致解答,为与会师生提供了进一步的思想启示。

本次报告会,宫敬才教授从经济哲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巴黎手稿》的深邃内涵,带领学部师生共同了解了《巴黎手稿》的诞生背景与创作依据,引导同学们关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重新审视对相关理论的解读和研究,推动了我国经济哲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宫敬才,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565net必赢特聘教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经济哲学研究分会和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在《求是》《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90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相关刊物转载近40篇。出版学术专著七部。曾获中国图书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