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站检索

科研成果

王增福教授在《光明日报》刊发理论文章《安身立命之本 察势应变之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25
浏览量:2022-03-25

3月18日,《光明日报》02版刊发565net必赢院长、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增福的理论文章《安身立命之本察势应变之源》,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忘初心使命,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千锤百炼而初心愈坚、饱尝艰辛而决心弥强、历经磨难而信心更足,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作支撑。

坚定的理想信念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精神之源。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之“钙”流失,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中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结底是因为党员干部具有崇高追求,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而赓续奋斗、笃行不怠。

从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到千难万险的长征路,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到万象更新的改革开放,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一路向前的精神灯塔。

党员干部只有具备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远大理想和共同奋斗目标的指引下,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本色。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是党团结和凝聚人民群众、始终赢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根本条件和精神保障,是确保共产党人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深层动力。

理想信念就是党员干部政治觉悟的“压舱石”和党性修养的“试金石”,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在处理矛盾和困难时就能摆脱个人得失,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和利益挺在前面;在面对各种诱惑时才能经得住考验、把得住操守;在危急关头才能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理想信念修于内而形于外,是思想作风之本,理想信念越坚定,思想作风就越过硬,精神动力就越充足。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脊梁,只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才能获得应对风险挑战的思想智慧。在革命年代,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千千万万党的英雄儿女以生命践行理想,用鲜血书写信念。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无数共产党人在现代化事业中冲锋在前: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黄文秀将生命定格在脱贫第一线,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用生命育人……

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关键就看他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神乃至生命。只有理想信念不松懈、不淡化、不迷失,才能以理论上的彻底和政治上的坚定看清当今世界大势、辨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准文明未来走向,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乱象中拨云见日,在艰难繁重的工作任务前不畏挑战,在充满诱惑的外部环境下定如磐石,始终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进而才能更加自觉地以顽强的品质、耐久的毅力、奋发的精神、灵活的策略,投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只有用科学理论涵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更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提升理论素养。理想信念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体现着一个人对现实及未来抱有深切希望的精神状态。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民族复兴的旗帜,是增强国家凝聚力的源泉。赵一曼烈士在给孩子的遗书中写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

抓好新时代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大力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成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想问题、做决策、谋战略的思想武器。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上,我们党只要继续坚定理想信念,永远牢记远大理想,就一定能带领亿万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胜利。

Baidu
sogou